隨著夏季的來臨,氣溫逐漸升高,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會嚴重影響家禽的正常生長和生產,因為禽類的羽毛稠密,沒有汗腺,體內熱量散發困難,所以家禽對高溫環境非常敏感。在高溫環境下,家禽會出現張嘴呼吸、大量飲水、食欲下降、產蛋率下降、生長速度減慢等熱性應激反應的癥狀。應激反應即發生一種或多種異常情況,改變了家禽的正常生產、生活狀態,而使家禽的生理上發生了異常反應。此外,由于環境溫度高,促使大量的致病菌活躍,加強繁殖,特別是在禽舍內,家禽的糞便在高溫環境下,還會產生大量的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從而使家禽受到各種呼吸道疾病和腸道疾病的威脅。因此進入夏季后,家禽養殖場就要做好管理工作,一是加強禽舍的通風降溫,減少熱應激反應的發生,二是加強場區、禽舍的防疫和消毒,預防疫病的發生,三是加強日常管理,調整飼料,提高家禽的生產能力和抗病能力,保障家禽安全的度過夏季高溫季節。
一、通風降溫:加強通風的目的是在于調節禽舍內的溫度和相對濕度并排除禽舍內的有害氣體,改善禽舍的空氣質量,使舍內保持空氣清新,讓家禽生活在適宜的環境中。禽舍的空氣質量標準是:氨氣濃度不超過1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380毫克/立方米,硫化氫濃度不超過10毫克/立方米,禽舍內的溫度不超過25℃,相對濕度保持在60-70%。由于每個家禽養殖場條件不同,禽舍的通風降溫要根據家禽的養殖方式采取不同的方法。一般蛋雞、肉雞養殖多采用封閉式或半開放式的禽舍,進行籠養和網上飼養;蛋鴨、肉鴨養殖多采用半開放式或開放式禽舍,進行地上飼養。因此在夏季,在有條件的封閉式禽舍,要盡量使用通風降溫設施,加大禽舍內的通風量,如果禽舍內的溫度過高超過28℃時,還應增設水簾降溫設施,為家禽降溫。每天的通風量應根據外界溫度和家禽的體重來決定,一般情況下,家禽的體重越大,禽舍內的通風量也就越大,因此在夏季當外界溫度超過30℃時,應保持白天全天開啟通風機通風換氣。而半開放式禽舍主要是靠窗戶和風扇,使舍內的空氣流動,達到通風降溫的目的,為了保持禽舍的通風量,開放式禽舍的家禽養殖場應盡量不在禽舍之間種植高大植物。在半開放式禽舍內,如果禽舍內溫度過高時,還可在禽舍內的走廊上定時灑水,利用水分蒸發吸收舍內熱量,達到降溫的目的。而在肉鴨或蛋鴨的禽舍,應盡可能將鴨群趕到洗浴池內洗浴,使鴨群達到降溫的目的。另外一個降溫措施就是調整飼養密度。避免過于擁擠影響散熱,特別是籠養蛋雞,要將飼養密度降低至每個雞籠飼養兩只蛋雞;網上肉雞飼養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2-3只;地面飼養蛋鴨、肉鴨控制在每平方米3只以下;此外為了更加方便有效的降低家禽糞便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對禽舍的污染,要求每天兩次清理禽舍內的家禽糞便。
二、調整日糧飼料:我們知道家禽的適宜生長溫度為13-23℃,所以當禽舍環境溫度高于25℃以上時,就會對家禽的食欲和采食產生影響。因此在高溫季節,調整飼料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家禽的營養均衡,使家禽在夏季高溫季節也能發揮出良好的生產性能。
飼料的調整內容包括:調整飼料的營養配方和飼料的投喂時間與方式。與其他季節相比,在夏季,飼料配方的調整主要是適當的減少能量飼料的比例,增加蛋白飼料的含量,方法是在日糧中,將玉米的比例降低5-10%,適當增加糠、麩皮的比例,同時還要將豆粕的比例增加5%左右,使飼料中蛋白質含量的比例達到22%左右,以避免家禽因采食量減少,而引起蛋白質攝入不足,同時為了增加家禽的抗熱應激能力,還要在日糧中按每千克飼料中加入80克維生素飼料預混料。在蛋雞、蛋鴨養殖場,為了保證蛋殼質量,我們還要在每天的飼料中加入適量的鈣質,保證蛋殼質量,由于家禽的蛋殼一般是在夜間形成的,所以應在每天下午投飼時,在飼料中加入2%的石灰石粉,來補充鈣質。
由于夏季高溫影響家禽的采食量,所以飼養者要對每天的投喂次數和投喂時間進行合理的調整,應將投飼時間改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以增加家禽的采食量。如蛋雞場,應在每天日糧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將投飼程序改變為分二次加料,二次勻料。一般在每天凌晨4點-5點加第一次料;上午7點30分左右勻料一次;下午16點進行第二次加料,這時注意在第二次加料時,要投喂加鈣飼料,然后在18點左右再勻料一次;而在蛋鴨場,為了保證蛋鴨的采食量,一般應保證料槽中不斷料,并應在氣溫過高時在飼料中加入多種維生素投喂,提高抗熱應激的能力;肉雞、肉鴨應在日糧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分早、晚兩次投喂。
在調整飼料營養配方的同時,夏季還要保證家禽有充足的飲水,飲水槽內不能斷水,因為溫度高時,家禽機體對維生素的需要量會有所提高。所以為了提高家禽抗“熱應激”反應的能力,還要每天在家禽的飲水中添加多種維生素,用量為每千克水中添加水溶性多維100克,給家禽補充維生素。在夏季,飼料應現配現用,飼養人員要隨時觀察家禽的采食量、飲水量和排便情況,如有異常情況發生要及時采取措施。
三、加強衛生消毒與防疫:夏季的通風降溫設施,飼料營養的調整和充足的飲水,保證了家禽的生活環境和營養需求,為了保證家禽順利渡過夏季高溫季節,衛生、防疫工作也是家禽養殖場夏季飼養管理的重要工作內容。因此在夏季我們要更加完善和嚴格執行各項衛生防疫制度,切斷各種禽類疾病的傳播途徑。定期對場區和禽舍進行藥物消毒,家禽養殖場消毒可選擇使用的消毒藥物種類多,如碘制劑類、季銨鹽類、氯制劑類、還有火堿、過氧乙酸等。養殖戶在配制消毒液時,應認清消毒藥的種類、有效成分含量和使用方法,按使用說明正確配制消毒劑,以保證消毒效果。在夏季高溫季節,家禽養殖場要求每天一次對廠區、生活區、辦公區進行藥物消毒,嚴格禁止外來人員進入生產區,外來車輛進入要通過車輛消毒池,并對車體進行噴霧消毒后才可進入。生產區門口的車輛消毒池,要求每三天更換一次消毒藥物,一般可使用火堿或過氧乙酸等消毒藥物。飼養人員進入生產區時必須要更換工作服裝,并通過消毒通道進入生產區,一般在消毒通道內消毒時間應不低于5分鐘。
做好禽舍的衛生、防疫工作,家禽養殖場要求全進全出,因此要做好空舍的清潔消毒工作。家禽出圈后要對禽舍進行一次徹底清理,并空舍一周,在進雛前兩天進行一次藥物噴霧消毒,在進雛前一天再進行一次熏蒸消毒,夏季高溫季節堅持每三天一次對家禽進行帶禽消毒,如果氣溫過高時,可每天進行一次帶禽消毒,但要將消毒藥物濃度降低30%——50%,進行帶禽消毒時,不可用噴頭直噴家禽,噴霧高度應超過家禽50厘米以上,這時養殖戶應注意帶禽消毒時不得使用火堿類消毒劑,對于采用飲水槽供水方式的禽舍,要求每天對飲水槽清潔兩次,鴨場配有洗浴池的鴨舍,要對洗浴池每兩天清潔換水一次。為了預防家禽感染呼吸道和腸道疾病,還可定期在飼料和飲水中加入藥物,使家禽內服,預防疾病的發生。養殖戶使用藥物的種類和用法用量,應在專業人員指導下或按使用說明正確使用。養殖戶還要做好家禽的定期疫苗防疫,在夏季進行疫苗防疫,應在清晨或傍晚天氣涼爽時進行,防止家禽發生藥物應激反應。
總之,無論是哪一種家禽品種的養殖戶,只要加強夏季的飼養管理,調整飼料,提高營養,加強通風換氣降溫,減少家禽的熱應激反應,適時做好衛生消毒和防疫工作,夏季也能使家禽保持良好的生產性能。